《大鱼海棠》,2016年7月8日上映,截止7月14日,累计票房3.4亿元,豆瓣评分6.5。
我也去看了,看完有些生气,有些可惜。
《大鱼海棠》最大的问题在于故事说不通,很多细节不值得推敲,故事需要推进时,随时凭空创造一个桥段。故事中没有反面可以制造戏剧冲突、推动情节发展,既没有传统的大反派,也没有封建礼教下的村民、家长,因此女主的所有行为都成了满足私欲的一意孤行。在这种情况下,故事里最大的反面就成了女主自己,没有困难,自己制造困难也要上。
女主与双男主之间的所谓爱情也太过留于表面,没有被深度刻画。很像是10几岁的小孩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感慨时光匆匆,人间冷暖。观众也很难与电影里的爱情故事产生共鸣。
另外,《大鱼海棠》的故事不少引经据典,几乎每个人设都出自一部古籍。但这些人物其实并不是来自于同一个故事或者出自同一本书,很多是东拼西凑而来,不同神话不同背景下的人物、文化在电影中变成了大杂烩。
但其实,中国电影在故事环节薄弱不是新鲜事情,下面两个角度看《大鱼海棠》更有意思。
《大鱼海棠》为何要2D转制为3D电影,吃力不讨好
《大鱼海棠》的3D效果我是不买账的,当时的观影感受是,带着3D眼镜看不出3D效果,摘了3D眼镜,画面又模模糊糊,挺无奈的。#注意,此处讨论的是2D电影与3D电影,不是指2D动画与3D动画
《大鱼海棠》的3D效果不佳,其实是因为它是由2D动画转制为3D而来。但为啥这么做?要么直接拍3D,要么做了2D就上映2D,折腾这一遭图什么?
在今年4月18日《大鱼海棠》的定档发布会上,彼岸天宣布最终该2D动画电影将转制为3D上映。对于转制的原因,梁旋解释道:“(转制目的)是想观众进入到这个梦境里来。一开始我们也排斥,后来做测试后发现效果非常棒。只要对讲述世界观有帮助,我们就会去做。”
《大鱼海棠》的制作横跨12年,难道一开始没有想到2D、3D的播放效果问题,做好了才发现3D更好?而且以我个人的测试结果来看,效果也并没有“非常棒”。
而另一方面,《大鱼海棠》从2D动画转制为3D的确有一些优势。
首先,做一个真3D电影真的很难。市面上的3D电影主要分两种:一是实机拍摄,使用两台3D相机拍摄出左、右眼影像,为真3D;二是通过2D深影技术对2D影像进行后期处理,2D转3D,为伪3D。真伪3D的制作成本可能相差10倍有余,比如《大鱼海棠》如果要做成真3D电影,就要画出左右眼两份素材,后期再进行合成。素材成本、设备成本等都会提高,就连合成软件的授权就可能花掉上百万人民币。彼岸天本来筹钱不易,显然选择转制更省钱省力。
其次,3D电影更赚钱。目前国内一部2D电影的票价在80元左右,3D电影票价为120元,3D票价高,影院获得的分成也更高,影院自然更希望片方播放3D电影。另外由于3D电影市场火热,影院的3D放映厅更多,放3D版电影可以获得更多排片。
所以《大鱼海棠》由2D转为3D既省了力,又得了利,何乐而不为。
《大鱼海棠》的跳票原因和官方说法不一样?
如果以观众口碑来看,《大鱼海棠》的成绩并不算优秀,对比《大鱼海棠》的情怀宣传点——十二年磨一剑,它的“不优秀”甚至说不通,制作越久的电影难道不应该更精良么?起码应该和上一部国漫大作《大圣归来》有个不相上下的口碑。
其实仔细研究起来,《大鱼海棠》的开工期并不是从2004年便开始,更有员工表示,“正式的制作是13年才开始的”。难道《大鱼海棠》白“躺”了9年,12年的计算有误?是因为资金“躺”的吗?
据彼岸天接受的专访内容及其官方发声来看,他们对外公开的《大鱼海棠》时间表如下:
2004年,梁璇与张春发布7分钟Flash动画《大·海》,此为后来动画电影《大鱼海棠》的原型;
2005年3月,梁旋和张春创立彼岸天,数百万元风险投资,《大鱼海棠》动画电影项目成立;
2008年,彼岸天开始制作电影《大鱼海棠》的前期剧本和故事设定,2010年完成剧本(此阶段共用时3年);
2011-2013年,融资不顺利,暂停电影项目;
2013年6月4日,梁旋发了一条众筹微博,近两个月,共筹得158万元;
2013年10月,彼岸天接受光线传媒的投资,电影《大鱼海棠》进入中期制作,并最终以3000万元成本完成制作;
按照彼岸天的说法,电影制作之所以一拖再拖,屡次跳票,主要原因是因为资金紧张,直到接受了来自光线的投资,制作才算步入正轨。
根据上述,《大鱼海棠》基本是从2008年开始创作,2013年进入中期制作。但据彼岸天前员工微博网友@sheep卍今年7月10日发布的微博所说,《大鱼海棠》的制作实际上是从2013年才正式开始。
事实上,《大鱼海棠》的官微@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也在2013年众筹成功后,才开始招募动画团队:
2013年8月,招募动画电影前期人员,包括分镜设计师、人物设定师、场景设定师、设计稿绘制师、视觉设计师、编剧等;
2014年9月,招募中后期制作团队,包括设计稿监督、原画监督、修行监督、CG总监、设计稿师、场景线稿师、色检师等等;
2015年7月,招募后期人员,包括背景师、原画、修型、动画、上色、后期特效;
拿了投资之后的彼岸天对外宣称从2013年10月就进入中期制作,但却在2014年9月才开始招募中后期团队,这1年的时间差里,彼岸天在做什么?而且照这个进度,电影在曾许诺的2015年11月11日上映也是不可能的。
又或者有另一种可能。
按照彼岸天的说法,2013年10月的确已经开始了中期制作,2013年8月也的确在招募前期制作人员。那么这样一来,就会造成动画前期与中期同时开工的情况。
在动画前期制作中,主要需完成脚本、分镜、人设等任务,中期完成原画、着色等工作。前期中期分工明确,一般动画团队开始中期制作时,不会再对前期成果做大幅改动。因此,如果彼岸天在中期快开始的时候仍在大肆招前期人员,只能说明《大鱼海棠》的前期工作要么还差很多,要么就是要推翻重做。
据“等待了12年”《大鱼海棠》的资深粉丝网友风蚀蘑菇说:“韩国后期开始制作了,前期的剧本和人设依然在改;主创的优柔寡断和大权独揽,致使剧本一改再改,大量之前做好的画面没办法用,日本团队愤而离开;众筹的30万其实只是用来宣传,光线早就在这片上投了几千万,他们最不缺的就是钱或者说除了钱什么都缺。”
PS:《大鱼海棠》的骂声让梁旋不解:“我理解不了为什么有情怀会被嘲笑。”对此,我只能说,“情怀”不是被我们玩儿烂的,而我们“嘲笑”的也根本不是“情怀”。
沈阳微信代运营,沈阳微网站,沈阳微营销,沈阳微信活动策划执行,沈阳网站开发,沈阳网站设计,沈阳网站建设,沈阳企业网站建设,沈阳APP,沈阳WAP,沈阳商家联盟,沈阳O2O平台,沈阳众都科技